2018年12月 的存档
2018十二月21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找朋友

  有一句名言:人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的孩子应该在朋友圈中长大成人,这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尤为重要。为了孩子能有自己的朋友,给家长几点建议。   一、帮助孩子寻找小朋友。如果孩子已经交上了小朋友,家长要及时给以强化,比如对孩子说:“你有了自己的朋友,很好。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或者说:“我很想见见你的朋友,你看可以吗?”如果孩子还没有朋友,则应积极帮孩子寻找。比如让孩子与家附近的小朋友一起玩,与同事或同学的孩子一起玩,最好是同龄、近龄的。适时与孩子讨论他们交往的情况,帮助孩子做出选择。帮孩子选择小朋友有两点应该注意,一是能够合得来,二是能够优势互补。孩子们的优点在互动过程中强化、发展,孩子们的缺点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克服。还可以利用双休日或其他节假日,与孩子朋友的家长约好,带孩子一起出去旅游、度假,创造孩子之间的交往机会。这种方法很有效,家长带动孩子交朋友。此外,亲戚的孩子之间更容易交往,有这方面条件,应充分利用。   二、欢迎孩子的小朋友到家里来。孩子交朋友,大人对孩子的朋友要当自己的朋友一样,采取热情欢迎的态度。当小朋友来家里时,家长应该说:“我们家来朋友啦,欢迎欢迎。”而且要让孩子认真接待一番。一旦孩子们自己玩起来,学习起来,家长就可以退居“二线”了。孩子们时间观念不强,要适时提醒,提醒的方式要注意:“时间不早了,是不是约定下次来玩(或学习)的时间,你们商量一下,好吗?”   三、给孩子交朋友以具体指导。孩子毕竟是孩子,与小朋友交往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应该细心观察,给予指导。孩子们之间出现磨擦或者裂痕,应该细心观察,给予指导。孩子们之间出现摩擦或者裂痕,家长应该了解原因,做出分析,指导孩子们化解矛盾。孩子们在一起时间过长,影响了学业,应跟孩子们一起讨论,让孩子们认清利弊,主动采取措施。几个孩子在一起,往往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头儿”,做好“头儿”的工作很重要。   四、与孩子朋友的家长主动交往,共同指导孩子、带动孩子。这一点很重要。孩子成了朋友,家长都有交往的需要,因为家长都存着某种担心。家长们来往之后,对孩子是一种促进,许多具体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2018十二月21

1岁10个月去动物园游玩

  1岁10个月 要爱护动物——去动物园游玩   10月正是北京的金秋,游玩的好季节,利用回北京的机会,我带铭铭去了北京动物园。   北京动物园是全国饲养动物最多的动物园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动物园之一,饲养展览的动物大约600余种7000多只,海洋鱼类及海洋生物500余种10000多尾。这里不但有生活在我国的各种动物,还有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珍贵动物和濒于灭绝的稀有动物。我带铭铭去动物园有两个目的:一是要是让铭铭增长一些见识,告诉孩子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还有我们人类的朋友——各种各样的动物。帮助铭铭学会辨认各种动物、了解各种动物的习性。二是让孩子在游玩观赏的过程中懂得如何遵守公园制定的各项规定,以保护我们人类的朋友——各种动物。在与各种动物嬉戏的时候学会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动物,学会关爱各种动物,学会尊重生命。   进了动物园的大门,我凭着以往的记忆,带着铭铭准备去猴山,在我记忆中看着北京展览馆的塔尖就能找到猴山。谁知道时隔十多年,动物园已经修建得我完全认不出来它了。旧时记忆中的猴山已经关闭,代之是上面高耸的高架桥道路,破坏了动物园的整体美感(为什么设计人员就不能考虑赖以生存的动物生活环境呢!),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各种动物馆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不同的位置,其建筑各具特色。原来可以直接去猴山(旧的猴山)的路上也修建了一些动物的舍馆,美丽、舒适而实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让人感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壮观场面。我们按照路边指示牌去了其他灵长类展区。   人类的近亲灵长类的形象、习性都接近人,很受大伙欢迎,也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这里展出的有大猩猩、黑猩猩、狒狒、金丝猴、蜘蛛猴、环尾狐猴等。这里是灵长类动物生活的天堂,灵长类之间似乎也在演示着人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据《北京晚报》曾报道的《离人类最近的和最远的表亲们——北京动物园故事之一》中说:“黑猩猩跟人类,二者基因差异仅为1.9%。黑猩猩和人类本是同一种古猿,700万年前,其中有一些跑到东非稀树草原上去,进化成了人,剩下的就成了黑猩猩,因此是两种血缘最近的表亲。其本性也差不多,都爱拉帮结伙过日子,都聪明机灵,都好奇心重,特爱吵闹,爱窝里斗,爱记仇,经常使坏,等等。”   我和铭铭看到一对狒狒夫妇(我猜测是夫妇)百般疼爱自己的孩子,抱着它们的孩子喂奶,替孩子捉拿身上虱子。当看到有其他狒狒接近它时,母狒狒背上孩子赶快躲避,公狒狒上前迎战。当母狒狒拾到食物准备送到嘴里时,小狒狒跑过来从妈妈嘴里抢过来急忙吃了下去,母狒狒不但不急,而且还抱起了小狒狒放在胸前喂起奶来。“姥姥!小猴(他把狒狒当成猴子了)抢了猴妈妈的水果!”铭铭冲我大喊。   “猴妈妈没有生气,猴妈妈很爱它。你看!还给它喂奶呢!”   铭铭点了点头,接着又说:“妈妈也爱铭铭。”   “那当然了,因为你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呀,也是姥姥的宝贝呀!不过这不是猴子,它叫狒狒。这个小狒狒子抢妈妈的水果有些不对,你说是不是呀?”我对铭铭说,铭铭又点点头。   接着我们游览了熊山和狮虎山。这是曾经是白熊馆,因为修建高桥道路,关闭了原来的白熊馆,将棕熊和黑熊放在这里饲养着。只见棕熊坐在地上向人们双手合并作揖,然后招手要吃的。铭铭看见一个家长交给自己的孩子一只香蕉,那个孩子将香蕉扔了下去,他嚷起来:   “姥姥,给我(这时铭铭已经会说‘我’了)香蕉!”原来他也要丢给大熊香蕉吃。   “不行!”我坚决地制止了他,“动物园有规定是不允许喂食动物的,大家都这样喂动物,动物正顿饭该不吃了,乱吃东西的动物还容易生病呢!”   “他们喂大熊?”铭铭还会找理由。   “我们不学他们,这样的行为饲养员叔叔会说的。”我对铭铭说。   不一会儿就听见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拿着喇叭在喊:“请大家文明游园,请不要喂食动物!”   这时儿铭铭又嚷起来:“熊吃袋子了!”   我一看,原来一个游客将装着水果皮的塑料袋抛了下去,重重地砸在那只正在要吃的棕熊的头上,棕熊拿起塑料袋啃咬起来。我听到这个游客对自己的孩子说:“看!熊受骗了吧!它很傻的。”这时棕熊觉得没有什么味道就丢弃了。另一只黑熊跟着又捡起来放到嘴里撕咬,结果咬了一嘴的塑料碎片。这时一个游客可能怕黑熊吃下塑料袋,用一块小石头抛到黑熊的头上。黑熊吐掉嘴里的塑料膜跑掉了。   看到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我心中十分愤怒,对铭铭大声说(为了让那位不文明的游客听到):   “铭铭,如果黑熊吃了塑料袋会死掉的!”   “姥姥!什么是死?”铭铭不解地问我。   “就是再也不能吃饭,不能玩,再也见不到妈妈了!”我对铭铭解释道。   铭铭一听,大哭起来:“不能让大熊死,不能让它见不到妈妈!”   没有想到我的回答让铭铭大动感情,惹得周围的家长也过来安慰铭铭,纷

2018十二月21

学学德国崇尚的“随意教育”

  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后早晚要离开父母闯天下,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摔打出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随意教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趋势。   一天上午9点,德国北部城市汉诺威寒冷无比,然而位于市区的玛格瑞特幼儿园门口却十分热闹,孩子们背着硕大的双肩背书包,精神抖擞地陆续走进园内,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这所幼儿园是一座两层小楼。室外有大片的活动场地,草地、沙地、石头地……却没有看到中国幼儿园常见的塑胶地。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胆子很大,登梯爬高一点都不含糊。老师们则站在远处观察,不怎么干涉。   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却没有穿棉衣或防寒服,顶多穿一件绒衣,也有只穿半截袖上衣、短裤或短裙的。对此,老师解释说:“孩子应该比大人少穿点衣服。他们活动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肿的服装还会影响他们的灵活性。”   中午12点,孩子们三三两两地来到餐桌旁。老师把饭盘放在孩子面前,大点儿的孩子自己用勺子吃,年龄小的孩子就用手抓着吃。刚入园的3岁大的格碧妮站着不动,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老师让她坐在小凳子上,用手势启发她自己吃饭。可是,格碧妮不会抓着吃,呆呆地坐在那里。老师耐心地用手比画着教她,却丝毫没有要喂她的意思。吃饭时间结束,格碧妮一口没动的饭菜被“没收”了。   老师的解释是:“德国人从来不喂孩子吃饭,如果孩子饿了,自己会主动吃的。格碧妮现在不会自己吃,下次就会了。孩子不会做的事,老师只在必要时给以言语或者行为上的鼓励和暗示。”

2018十二月20

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八妙方

  [导读]想要成为宝宝最好最信赖的朋友?父母在于宝宝在一起时,首先要保持一颗童心,告诉自己“我也是个孩子”。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才能与宝宝打成一片,成为宝宝的好朋友。   1、关注宝宝的需要   要细致深入地了解宝宝,关注宝宝的需要。不仅仅是从语言上,还要从他们日常的行为中去感受宝宝的内在需要、潜在需要。   2、尊重宝宝的看法   在与宝宝的沟通中,爸爸妈妈要记住,宝宝也是一个话语主体。所以,在和宝宝交谈的时候,不要只顾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要认真对待对尊重宝宝的看法,并与宝宝进行良性的互动。   3、体会宝宝的感受   当宝宝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他(她)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父母却只是一味地告诉他(她)“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宝宝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她)的感受,若父母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4、了解宝宝的发展程度   如果父母尽说些宝宝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宝宝达不到的要示,相信不但宝宝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   5、认真回答宝宝的问话   宝宝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宝宝的需要做回答。例如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宝宝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宝宝听了必定会很高兴。   此外,对于宝宝所提的知识性问题,父母也要慎重回答,或带着宝宝一起寻找答案,这样,宝宝以后不论碰到什么问题,都会主动向父母询问。   6、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坏”、“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7、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   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能引起宝宝的兴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发生了什么事?”、“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小宝宝最喜欢恐龙?”、“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来到地球……”等问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能引起宝宝的交谈兴趣。   8、充实宝宝的生活经验   亲子对谈的题材。往往来自生活之中,因此培养宝宝一颗敏锐、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带着宝宝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身边的花花草草。   路上车子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林林总总,都可以作为谈话的素材,宝宝的观察力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2018十二月20

爸爸怎样让女儿打扫“战场”

  妈妈困惑:   我的女儿从两岁半开始学画,孩子还小,画好画坏,我和老公从未有过奢求。可是我们必须忍受她作画之后满屋一片惨不忍的狼藉,日复一日,就这样过了将近两年!   每次都是我去打扫战场,她破坏只需要10分钟,可是要让屋里恢复到原貌最少需要半个小时!女儿最初画简笔时善后工作还算简单,随着她逐步升级到国画,我开始的时候还是乐滋滋的,可是后来就越发感觉到这任务的艰巨了!而且女儿“工作”时还有个特点,她不在自己屋里,而是在客厅,基本上是客厅有多大,她的“战场”就有多大。我猜,她的灵感可能来自于中央三台的宣传语“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如此广阔的战场、如此繁杂的工作,让每天上班回来还要做饭、操持家务的我实在不堪重负,其实主要是心理作用,一个字——烦!   为此,我什么招都用过了:数落老公,唠叨他不帮我做家务,家里变得火药味十足;给女儿做思想政治工作,让她明白劳动的重要性,但是女儿却会软声相求“这是最后一次”,或者戴上耳机告诉我们她要学外语了,有两次画未完成就干脆一扭头径直回到自己屋里,只剩下我和老公干瞪眼没办法。直到这一次,我平生第一次打了女儿!看到女儿憋红了的小脸和含在眼眶的泪珠儿,我的心也疼了起来。可我嘴里和手里却不会含糊,只要她不求饶……   其实这事说大不大,但对我来说却不算小事,我该怎么办?   爸爸答案:   妻子为此生平第一次打了女儿,倔强的女儿差不多整整一天没有和我们说一句话,但是晚上,我正要喘口气时,一切又重来,她继续“冲杀在前”,妻子继续打扫战场……一直比较娇宠女儿的我也实在无法继续忍受了。一个周五的晚上,在我的“谆谆诱导”下,妻子破天荒地坐在电视机前,视眼前七零八落的“战场”如无物而稳如泰山。女儿惊诧地望着她的母亲,眼神从不解到愤怒到乞求,眼看妻子坐不住了,我咳嗽了一声,对女儿说:“火斤火斤,我和你妈出去买些东西,大约要半小时才能回来,你一个人在家,别害怕。”我壮志决绝地拉起一步一回头的妻子出了家门。什么买东西,哪有晚上9点半还开的超市,我们就在楼下站了大约60分钟。期间妻子的手机响了7次,5次是家里的电话号码,没接。一次是我父母的,一次是她父母的,接了,原来是女儿搬来的救兵。谢天谢地,老人支持我们的做法,只是叮嘱我们别让孩子睡得太晚,因为明天上午还有画画课。   “是啊,她明天还有课呢!”妻子明显准备缴械了,为什么要挑今晚,就因为她明天要上画画课,要是换一天,我们的计策还不灵了呢!女儿难道明天会空手去上课吗?   一个小时后,我们轻手轻脚打开房门,发现女儿蜷曲在沙发上已经睡着了,作画的“战场”已被打扫,我和妻子非常非常惊讶地发现,虽然这是女儿第一次收拾自己的“战场”,但干净和归整的程度决不亚于她的母亲。   第二天晚上,当女儿的“工作”快要接近尾声时,我又拉着妻子走了出去。这次时间没有那么长,也没有电话的打扰,我们打开门,女儿坐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客厅里甚至看不到爆发过战斗的痕迹。   第三个晚上,当我准备再次拉着妻子出门时,女儿突然抬起头:“你们以后不用再躲出去了,我画完画后会自己收拾好的。”   爸爸提示:   每个超过30岁的为人父为人母者,都恐怕有过大致类似的想法:决不让自己幼时吃过的苦让孩子再吃一遍。可是,我们要扪心自问,在竭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幸福童年时,我们是不是也忘记了将70年代人最引以为豪的自立精神传给他们。   我们在剥夺孩子的自由时,也肯定忽视了对他们自立精神的培养。我在俄罗斯留学期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男孩儿吃力地提着又重又大的行包,亦步亦趋跟在两手空空的母亲后面。我小心翼翼地和妻子提起,妻子的回答耐人寻味,“这在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那样的母亲会被别人骂。”的确,我从来没有在我生活的这个几百万人口的大都市里见过“被别人骂的母亲”,可能想想都是罪过。   可能我们连想都没有想过,给孩子一个哪怕最微小的能让他们学会自立的空间,当然,我也绝对不会有让女儿替我扛行李包的打算,她肯我也不肯,可是她可以尝试一个几岁的孩子能做而且该做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其实也许都是一个让宝宝成长的机会!

2018十二月20

要勇敢地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1

  2007年7月23日 星期一 雨后的闷热   这几天我们在山东一个朋友家做客,住在朋友的一幢房子里,房子里只有我和Cindy。   说实话,平时在广州,我除了要做饭外,其余打扫卫生一类的活是向来不干的。可住在人家的房子里,处处一定要给人家整得清洁整齐,况且人家也没有小孩子,不习惯被小孩子搞得一团糟。   我今天扫地、拖地、抹窗户、擦桌子,手上都磨了几个水泡,还要做饭、洗衣服。两岁的Cindy一天不停地要换衣服,有时候一天换四五套也是正常的,除了弄脏的就是尿湿的。   我告诉她:“现在住在别人家里,你千万不能不经过妈妈同意就乱拿东西玩,不能到处玩水,知道吗?”她点点头,继续玩她的积木。   我一边拖地一边想:就快干完了,干完了我就可以直起腰来歇会了。等我刚把拖把放到阳台,走进客厅却发现Cindy在饮水机旁注视着水管里的水流到小小的污水槽,已经溢到地上了。   我不由得恼火起来,大声喊:“Cindy!你为什么不珍惜妈妈的劳动成果?你不知道妈妈很累的吗?我很讨厌你这样的小孩子!”   也许是我的突然发作打搅了她的专注,Cindy被我的声音吓了一跳,继而说出了一句让我难过至死的话——她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大喊:“你去死!!!”   我当时竟惊呆了。   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刚满两岁的孩子会说出这样恶毒的话。我是她妈妈呀!我是生她养她的母亲呀!   瞬间,我的泪水无声地滴落下来,我不知道该打她还是骂她。那句“你去死”在我大脑里一遍又一遍回响着。   我不再去理她,随便她干什么,她要玩水随她,她要尿裤子也随她,她饿了又与我何干?我无力地躺在床上,任泪水从眼角慢慢流到耳边,落在枕头上发出滴答滴答沉闷的声音。   Cindy也没有再说话,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难道是后悔了?还是害怕了?抑或无所谓?她还是在摆弄她的那些玩具,自己玩了一个小时居然没有说一句话。   这太不符合她的性格了。她向来以话多著称,只要没有睡觉,嘴巴就不会停,哪怕是自言自语。我甚至还听见她自己坐在小马桶上尿尿的声音。   我不想理她。我那刻的绝望,就像被人捅了一刀。那刀子锋利得居然没有让我的心滴血。我居然还想象,她是不是武侠高手转世?没有哪部武侠小说里的大侠,可以捅人一刀一点血都没有的。她是叶孤城还是中原一点红?   我觉得我已经死了,她玩玩具发出的声音,那么空洞和遥远。   她不是我的孩子!我不要这样的孩子。她是一个比恶魔还恐怖的妖怪。她居然叫我去死?!   我从来不迷信,可是我觉得她像鬼片里那种婴儿,我满脑子都是Cindy变成的各种各样的鬼怪,还在向我狞笑。   她一直都没有主动过来和我说话。我想她不是不知道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我以前生气的时候还会罚她,打她。可我现在连骂她的力气都没有了。她知道她错了,可也许她没有意识到她错得有多严重。   也许我不应该和一个孩子较真。   也许我当初不应该生她。   这就是我——一个27岁的妈妈。一个多么失败的母亲。世界上有哪种动物在出生后把自己的妈妈吃掉的?我不知道,也不愿意去想。   手机响了,我没接。   门铃不停地响着,我不去开。   门外的人很执著地按着门铃。我听见Cindy走过去拍打着门,乱扭转着门上的开关。   就算来个人贩子又怎么样呢?抢劫也无所谓。   她终于把门打开了。此刻我想,赶紧来个恶人把我杀了吧!   “Cindy,你干什么呢?妈妈呢?”熟悉的声音问。   “阿姨妈妈(Cindy的干妈)!”Cindy叫。   她阿姨妈妈走到床前,摸了摸我的头:“你怎么了?生病了?”   我的眼泪一直在流,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干涸。   “你怎么了?干吗哭呀?谁惹你了?我替你出气!”她阿姨妈妈安慰我。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控制不住,竟然毫无顾忌地大哭起来,像个孩子那样哭得很大声。   她阿姨妈妈慌忙抽出纸巾帮我擦眼泪,转身问Cindy:“你妈妈怎么了?”   Cindy腼腆地依偎在她阿姨妈妈的怀里笑了,并不回答她的问题。   我哭了一阵,总算觉得自己又活在这个世界上了。等我平静了以后,她阿姨妈妈问我:“你这是怎么了?吓死我了,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这么伤心?”   我淡淡地说:“Cindy叫我去死。”我以为我已经淡然了,谁知道眼泪又不争气地溢出了眼眶。   她阿姨妈妈呆了一下,看看我,又看看Cindy,那种惊讶的表情,绝不亚于发现了奇迹。然后,她用怀疑的语气问Cindy:“是这样吗?你刚才说了这样的话?” …

2018十二月19

利用宝宝好奇心教概念

  “妈妈,妈妈!看草后面是什么?”这恐怕是我们听到的幼儿最常见的问题。试想你能举出一个不爱玩藏东西、找东西游戏的孩子吗?孩子喜欢揭开神秘,就像他们喜欢打开包裹着的礼物一样,而正是这种天然的好奇心可以帮助你教给他很多基本的概念。   挑拣硬币,辨认差异。拿一个小洗碗盆,里面放满红豆。然后在里面藏一些让孩子找的小东西。比如,可以放一分钱、五分钱和一毛钱的硬币在里面,当孩子从豆子中找出硬币时,你可以让他按硬币的种类摆放在一起,这样他就会从中学到“相同”和“不同”的概念。等他可以准确地区别摆放时,又可以教给他每种硬币的名称和价值。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通过这个游戏做简单的加减计算,比如让孩子以最快的速度找出3毛5分钱的硬币出来。   形状颜色和数字概念教育。同样你可以将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颜色的塑料片放在豆子盘中,然后让孩子找出圆形的塑料片,慢慢增加难度,再让他找出蓝色的三角形塑料片。   当孩子已熟悉这些形状和颜色后。你可以在纸上画一个挑拣的顺序,比如画三个红三角、两个黄色的圆、再画一个绿色的方块。让他模拟这个顺序去挑拣。这项任务帮助他理解一个抽象的模型,这对上学后的学习很关键,另外也锻炼了他数数的能力。一开始数字不易太大,不要让孩子觉得太困难。   当孩子这一步也掌握之后,可以将一些汉字和阿拉伯数字的塑料片放在盆中,在纸上写一些数字串,让孩子从盆中找出有用的塑料片组成这些数字串。这项任务极有助于他们对数字大小有个概念认识。   “找宝贝”的形象概念教育 “找宝贝”游戏也是能非常吸引孩子的游戏。在孩子看不见的时候,在盆中放几个小东西(塑料或金属或烧瓷的小动物、玩具等),让孩子找出其中一个。对这个“宝贝”你不要直接说出名字,而要准备三条抽象的形象线索来协助孩子找,三条的难度分别是困难、中等和简单。首先提供给孩子最难的一条线索,看他能不能找出来,如果不能再依次提供中等的和简单的线索。比如,如果你要他找一只塑料小猫,难线索可以是“它的眼睛比人的尖,夜间能看到东西”;中等线索是“它最爱爬在你的膝盖上”;简单的线索可以是“它会‘喵喵’叫”。当孩子揭开谜底、找到“宝贝”时,他们对这个物体的了解加深了,也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兴奋。这就是你要的效果。   现在你可以以此类推,去发现和利用潜在的幼儿教育工具,由浅入深地教育你那尚未或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宝宝了,现在就开始做吧。

2018十二月19

与孩子商量≠迁就孩子

  儿子迷恋于收集水浒英雄卡,于是就不停地吃干脆面,一日三餐的表现大不如前。用大人惯用的警告、批评等方式来纠正孩子当然可以,但我决定同他商量,寻找出更好的办法。   中午的餐桌上,儿子没尝几口饭菜,就不想吃了,只是很耐心地“陪吃”。(有时他还会找出借口来,不想吃啦,肚子痛啦)我同他商量:   “你真的不想吃了吗?”   他“嗯”了一声,点头,眼睛盯着我,心想我可能会发火或惩罚他。   “你现在不想吃也可以,但晚餐要到7点钟呢。在下午的时间里,你不能吃其他东西,行不行?”我只是同他商量,用一种不急不慢的语气同他讲,以便让他听懂,并进行思维判断。   “那我现在吃了呢?”   “很好,吃饱了饭,下午你就不需要再吃干脆面了。”   他显然理解了我的意思。   儿子没有说什么,开始用心地吃饭。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孩子吃饭,当然得“用心”。   我还想起了一份调查报告。中国的父母给孩子的零用钱竟然与发达国家相近,甚至超出,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听说过一个全家人喝白开水,但省下钱来,每天供给孩子喝一听饮料的故事。而还有个事实,中国孩子人均拥有报刊,不到发达国家的1/6。   这些事实的原因在于,中国的父母在给孩子零用钱这件事上,从不习惯于与孩子商量,只要条件允许就满足他;吃的用的,从玩具到上百元的书包,都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父母自然地有权利要求孩子,必须在学习上取得优秀,第二第三都不行。这一点也不曾与孩子商量。   所以,我认为有必要使父母学会凡事与孩子商量,把做父母的意见耐心地传递给孩子,让他思考判断,然后再去行动;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置于孩子的思维高度,总能找到每个问题最合适的答案。   商量,不是简单的迁就,而是父母与孩子对话、沟通、相互了解,形成双方可接受的意见或办法;商量,不是父母发号施令,而是真正地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更当作一个孩子来对待。商量,使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打上“民主”的印记。   与孩子商量,可以从下面的小事开始:   你现在不想睡吗?明早你能按时起床吗?   你要零钱做什么?一半行吗?喝点开水怎么样?   旧书包扔掉吗?买新的,不在我们这个月的花费里……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商量,商量,再商量》,虽然讲的是大孩子的学习和教育,我想对于小孩子,商量也完全用得着。卡耐基曾经讲过:对待杀人犯,还该讲三分道理哩。与孩子商量,完全可行,赶快试试,看看会发生什么。

2018十二月19

请保姆真得那么为难吗?

  生完宝贝该上班了,很多妈咪都有些发愁,又是工作又是宝贝,加上家务事一大堆……聘个保姆吧,她能帮职场妈咪从繁重的家庭生活中解放出来,使妈咪既做好工作 ,又有更多的时间和宝贝及家人交流。那么,如何才能选个适合的保姆,使她成为职场妈咪的左膀右臂呢?   情景 1   琦琦?/span>妈最近因为保姆的事心烦得不得了。一开始找保姆的时候,就费了一番周折。去专业机构找,价钱太贵,去小中介又怕安全没有保障,恰好琦琦老公有亲戚在农村,就托亲戚找了一个邻居大嫂?/span>。大嫂为人很实在,对宝贝也尽心,可是渐渐地琦琦妈发现,大嫂有很多不科学的育儿方式,而且一口浓厚的方言带得宝贝说话也有乡土气息。可是琦琦妈又不好辞退,也怕找不到更合适的保姆,左右为难。   专家支招   1、尽量从专业机构选择受过专业培训的保姆。   在对宝贝的照顾上,受过专业培训的保姆有更大的优势。她们懂得更多照顾宝贝的技巧。   2、了解保姆?/span>的知识水平及性格爱好。   无论是从专业机构寻找保姆或通过熟人介绍,筛选和面试都是必要的。   ●知识水平较高的保姆,能给宝贝讲解很多的常识,而不是简单地回答“事情就是这样”或“我不知道”。较好的知识素养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宝贝。   ●尽量选择有耐心、对待 生活积极乐观的保姆。有耐心、喜欢孩子的保姆能够更加积极地照顾宝贝,同时她的乐观的心态也有益于宝贝的心理健康。   了解这些信息并不难,找保姆聊聊天?/span>,听听她的谈吐,通过察言观色就能对她有个大概判断。   3、通过试用期留心?/span>观察保姆的行为   请保姆最好有一定的试用期,既可给自己留有余地,也可给保姆逐步适应和融入你家庭生活的机会,给予她选择的权利。需要注意的是,在试用期保姆的表现普遍优于平时,这就需要留心观察细节,比如在一大堆事情摆在面前时,她是否依然能处理得井井有条、耐心依旧……在试用期内留心观察,有助你作出准确的判断。   4、避免频繁更换保姆   宝贝认识、接纳一个陌生人,需要的时间比成年人长得多,如果保姆只是有些小毛病,可以引导其改正,尽量避免频繁地更换保姆。这会对宝贝不利。   情景 2   安宁最近变得很多疑,不是担心保姆给宝贝喂奶不及时,就是怀疑保姆偷偷欺负宝贝。整天上班也是焦虑不安,心神不宁。回到家里,更是时刻盯着保姆做事,搞得家里气氛很紧张。   专家支招   1、帮助保姆熟悉宝贝的生活习惯   保姆初来家里,要带领她熟悉家里各种生活用品的使用、常用的求助电话及发现紧急状态时如何应对,并且先与保姆一起照顾宝贝的起居,帮助保姆熟悉宝贝特有的生活习惯。   2、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   最开始接触时的怀疑和不信任是难免的,但妈咪要迅速地度过这一时期,尽快与保姆?/span>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帮你从焦虑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投入工作,也有助于保姆更加尽心照顾宝贝。   可以通过观察宝贝对保姆的依恋、宝贝的身心健康状况来评估保姆的实际工作 效果,也可以通过观察她的专业技能。   3、给予保姆在工作上的认可与尊重   照料宝贝对保姆而言,也是一项工作,也希望自己的工作成绩能够被人认可。因而,妈咪可以及时地肯定她的表现,不要吝啬你的赞扬。在生活上关心保姆,让保姆感受到你的细致关怀,这样她会对你及家庭更为接纳,对宝贝的照顾自然会更加用心。   Tips:选个好保姆5要素   1、认真核实保姆的健康证。最好要求看健康证的原件,这样比较保险。如果条件允许,在你雇佣前最好和保姆协商好,再带保姆去正规医院做一次体检。   2、注意保姆的卫生习惯。比如,她是否随时注意洗手;洗菜做饭时是否注意清洁;清洁用品是否知道分类使用;抹布是否及时清洗;家庭垃圾废物是否知道进行分类处理等卫

2018十二月18

“饥饿疗法”让BB爱上吃饭

  孩子吃得好才能长得好,为让孩子能多吃一口,家长没少动脑筋。可有时候事与愿违,你越想让他好好吃,他越是对你精心搭配的食物爱答不理的!结果孩子的长势自然不理想。这不,诊室里的这两家人都是为这事来的。   诊室场景回放镜头1   丁丁现在9个月。4个月以前主要以母乳+配方奶混合喂养,4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半岁前,丁丁的生长发育尚属正常。可是,从6个月到9个月,丁丁体重只增长了0.5千克。据家长介绍,丁丁每天喝600毫升左右的配方奶,还吃3次面条、粥、米粉、鸡蛋羹、菜泥、肉泥等不同辅食。按理说孩子的进食量和营养素的提供应该都不少了,可体重增长却很缓慢,家长担心孩子是不是得什么病了。   在询问和检查过程中,我见到了这样的情景——只要丁丁稍有不耐烦,家长立即将装有配方奶的奶瓶送入他的嘴里。问其原因,回答令我吃惊——不抓紧一切机会给孩子喂奶,就不能达到每天至少600毫升的目标!原来,家长给孩子规定了每天的进食量,必须完成。可孩子根本不配合,奶吃到五六十毫升就叼着奶瓶玩;喂饭时,全家人都必须上阵,唱歌、跳舞、做游戏。孩子体重长得越慢,家长就越绞尽脑汁想新的招数,可丁丁体重没见增长,家长却被折磨得要崩溃了。   诊室场景回放镜头2   小豆是个1岁半的男孩,非常活跃,连吃饭也不肯安静下来。家长为此想尽了办法:少量多次喂、追着喂、边玩边喂。他们苦恼地说:给孩子喂饭就像打仗,而且这仗是越来越难打了!虽然孩子的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无奈,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诊室,寻求解决的办法。   为什么孩子对吃饭没兴趣?   为让自己的宝贝吃得好,长得快,家长什么都舍得:舍得花钱买营养丰富的食品、舍得花时间了解育儿知识、舍得花精力鼓励孩子进食……可最让他们苦恼的是,自己尽心尽力,孩子却不买账!家长虽然能够决定给孩子吃什么、设定进食的时间、选择合适的进食地点和方式,但是孩子却可以选择他们是否愿意吃、每次吃多少。如果你不考虑孩子的选择,那小家伙很可能会以他自己的方式来反抗。   消极怠慢。就像第一个例子那样,孩子虽然能接受家长的喂养,但心不在焉。对于吃饭心不在焉的孩子,家长往往就会采取少量多次喂养的方式。少量多次喂养会使孩子失去饥饿的刺激,胃酸的分泌量就会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孩子丧失对吃饭的兴趣。而且,少量多次喂养还会使孩子失去早期训练注意力集中的机会。   积极抵抗。第二个例子就是典型的积极抵抗。孩子对吃饭根本不感兴趣,而且将吃饭与玩耍混为一谈。在他的小脑袋瓜里,“吃饭”是与唱歌、玩耍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单独的概念。为了使孩子尽可能多吃些食物,家长绞尽脑汁,变换花样,但得到的不是孩子逐渐安稳地接受食物,而是更加排斥进食。如果在孩子玩耍兴致正浓时给他喂饭,还会造成孩子的厌恶,甚至抵抗,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家长经常抱怨的“厌食”。   怎么让孩子重新爱上吃饭?   最好的方法就是“饥饿疗法”:等到孩子真正饿时才喂他,并让他逐渐养成正常进食的规律和习惯。   由于孩子已经对吃饭兴致不足,开始实施饥饿疗法时,孩子即使已经饿了,也不会专心地坚持到吃饱,往往吃到半饱时就开始玩了。这时,家长要注意控制吃饭的时间,一般20~30分钟后就要停止喂养。等下次吃饭时间到了,再给他吃。当然,很可能孩子还没到下次吃饭时间就已经饿了,闹着要吃的。这时家长千万不能心软,要想尽办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玩喜欢的玩具,做喜欢的游戏,甚至可以带孩子外出。这段时间可以给孩子喝些水,但是绝不能给他任何东西吃。等到下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再给孩子喂饭。几次后,孩子就会明白吃饭的真正含义——不吃饱就会饿着。   有一点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能用“谁让你平时不好好吃饭,就让你饿着!”这类的话刺激孩子。家长应该作出“装傻”、“同情”或“无奈”的举动,假装帮孩子到处找吃的,或找钱准备出去给他买食物,当然,最终肯定没有找到任何能吃的东西,也没有找到钱去买食物。这样就不会使孩子心里产生对“饥饿疗法”的抵触情绪。   饥饿的刺激能促使孩子明白吃饱的含义,不仅可以改变孩子对吃饭的兴趣,保证他每次吃到足够的量,保障孩子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养成他集中注意力做事的习惯。   小结   1.孩子具有良好的进食习惯,才能保证营养素的摄入,使孩子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也就是说,均衡营养组合+良好进食行为,才能培育出真正健壮的孩子。   2.饥饿训练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改变孩子不良饮食行为的方法。一定要使孩子自己认识到不集中精力吃饱饭就会挨饿,这样才可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又将这种饥饿疗法称为“愉快饥饿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