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9日 的存档
2018十一月19

怎样跟孩子讲话

  “你知道我在讲什么吗?”——怎样跟孩子讲话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大家都知道这句老话,现实中人们都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真实的情况是,还有很多家长虽然苦口婆心地说教,却没有以身作则。当你一件一件数落孩子的劣迹试图证明他调皮捣蛋时,其实你原本不该把这些东西都摆出来“讲”给孩子听。平心而论,这才是事实:父母跟孩子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树立榜样。就像《幼儿园里学到的事情》(Everything I Need to Know I Learned in Kindergarten)的作者罗伯特·法格姆所讲:“不要担心你的小孩不听话,小孩子要是总是观察你,那才更让人担心。”其实,孩子一直在留意你,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进入他眼中,藏在他心里。当你在电话里跟朋友闲扯并以为孩子会充耳不闻时,你错了,我保证,你讲的每一句,他都放进心里了。当你们夫妻关起门来吵架时,他也会有所觉察的。你以为低声咕哝邻居的种种不是小孩子就会不知道?你又错了。   我的一个客户莉萨说她经常边开车边打手机,尽管她知道这在加利福尼亚州是违法的。我问她是否也在孩子们面前这么做,她说:“是啊,没办法,但是他们应该理解这种偶尔的犯错吧。”正是这种“是,但是……”坏了事。我跟莉萨讲,将来她的孩子们会觉得开车时打手机是理所当然的(虽然她会告诫他们千万不要这么做),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找一堆借口,因为他们的妈妈莉萨就是榜样嘛!   树立榜样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但只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四种途径之一。其次是非语言交流,包括你的手势、姿势、面部表情以及你开启的沟通氛围,你跟孩子之间的距离,甚至你和孩子之间的高度差别都会传达出一些信息。第三种方式,语言交流,是所有交流中最常见的方式,但它不仅仅包括你讲话的内容,还包括你声音的大小以及讲话的语气。你的语气会告诉孩子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如何。最后一种,就是倾听孩子。你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孩子跟你的交流,无论是语言交流还是非语言交流,孩子都能够强烈地感受到。

2018十一月19

管教孩子你有底线原则吗?

  在管教孩子上应设下所谓的“底限原则”。何谓底限原则?最重要的就是“说话算话”。   如最常见父母欠原则管教的,就是原本说好出门不买东西,但当孩子在街边耍赖要求买玩具吃零食时,父母多半都是拗不过而答应所求,或是用“你不要哭我就买××给你”来做交换;或明明是孩子该收的玩具,妈妈一边骂一边动手帮忙收;常说的“你现在不乖乖吃饭,等一会儿肚子饿我不理你!”更是话去如风,只要孩子一喊饿,父母就立刻替他张罗吃喝……换位想想,如果换作你是孩子,如此没有原则底限的话你还可能会遵从吗?   为了养成孩子了解、遵从父母“原则底限”的习惯,父母必须将自己当成“语言学习机”,去费时、费力地坚持。有些妈妈因为无法忍耐孩子的拖拉和需要自己一再的教导,觉得干脆自己收一收比较快。其实为了孩子长远打算,这些辛苦都是必须付出的,因为若贪求一时的“便利与快速”,接下来你要面对的就是孩子几十年所带给你的“不便利”与痛苦。   当然在坚持“原则底限”时最难处理的,就是面对孩子的求饶与眼泪。看着孩子因为违反规定而必须放弃那些能让他快乐、享受的事,难免会心生动摇。但父母必须明白,孩子可以不打不骂,可以用民主方式来对待,但在管教上的“原则底限”一定要让孩子清楚明白。否则,他将会变成一个蛮横娇纵、不负责任的孩子。长大成人,又会成为一个没有“原则底限”的人,不但别人受害,自己也会受苦。

2018十一月19

刷牙这件事

  提起刷牙,对于爸爸来说,可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爸爸是直到小学五六年级才开始每天刷牙的。而且,小时候没少吃四环素,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爸爸练就了古代淑女的必修功夫——笑不露齿。为什么不能露齿呢?豆苗知道。每次爸爸问豆苗:“爸爸的牙齿像什么啊?”豆苗都会马上回答:“像玉米。”唉,伤自尊啊。   自己的悲剧绝对不能在孩子身上重演,所以,爸爸是家里最积极地推行刷牙运动的人。从孩子乳牙刚刚长齐开始,爸爸就张罗着把刷牙列入每天的日程。然而外婆、妈妈却不主张孩子早刷牙,认为没有必要,结果孩子两岁半了才开始间断性地刷牙。等上了幼儿园,老师反复督促家长要教孩子刷牙,这才真正开始每天刷牙,此时孩子已经是2岁10个月了。   晚做总比不做好。自从开始每天刷牙,睡觉之前的洗漱就是必须要做的功课,雷打不动。保姆阿姨曾经抱怨说:“蹭那么几下管啥用啊?”爸爸说:“习惯必须要坚持养成,从小就要有这个意识。”付出总有回报,幼儿园几次牙检,豆苗都属于“硕果仅存”的几个之列。   当然,对于小孩子来说,刷牙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在形成习惯之前,必然会有个抗拒期。为了让孩子乐于刷牙,爸爸可没少下工夫。巧虎幼幼版第一集就是牙刷火车的故事,把刷牙的情节编成童谣,还配上歌曲,的确很有吸引力。孩子们一开始就是被牙刷火车吸引而乐于刷牙的。每次豆苗漱口后都会问:“你有没有听见坏细菌哭啊?”爸爸马上回答:“当然听见了,你听,呜呜——”而且爸爸指着混浊的漱口水说:“看见没有,水变浑了,这都是坏细菌啊。”   习惯的培养需要强化,光靠巧虎可不行。于是,爸爸又给豆苗讲《小红脸和小蓝脸》的故事。70后的人应当都记得上影厂的这部动画片吧,做得相当有想象力和感染力,以至于爸爸还没有讲完故事,苗苗就嚷嚷开了:“我要刷牙。”后来又看过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里面的哈克和迪克跟小红脸、小蓝脸十分相似,还有牙齿警察,这些都很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对刷牙的重视。   经过反复的强化、坚持,孩子基本上已经将刷牙当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有一天晚上忘了做这项功课,上床前苗苗高喊:“爸爸,我还没有刷牙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给豆苗先后买过七八种牙刷,初步形成了幼儿(2到4岁)牙刷的选择经验,需要注意的是:1 牙刷头要小,基本上是成人的大拇指指甲的长度。2 刷毛不能太硬,软一些为好。3 刷毛不能太尖,应当是圆头的。   在发达国家,有没有漂亮的牙齿被看做有无教养的一个标志。所以,人们需要定期拜访的牙科医生尤其受人尊重。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不再像我们这一代那样笑不露齿了,而是亮出自信的微笑。   素儿——看到这篇文章,我如获至宝,因为亮亮就是一个不爱刷牙的孩子。在网上找到了豆苗爸推荐的《小红脸和小蓝脸》的视频,亮亮看了以后,果然有些被镇住了。为了增加警示的效果,我还特意把小红脸和小蓝脸举手遥望牙齿上的残渣时的情景画在纸上,贴在了刷牙池旁的墙上。果然,小家伙每天都一边看着小红脸、小蓝脸的“警示画”,一边认真耐心地刷牙。还在漱口后得意地说:“嘿嘿,都被我刷出来,冲到污水处理厂去了。”就这样,孩子刷牙的习惯渐渐稳固下来了。而且,当提到晚上吃糖对牙齿不好,是在给小红脸、小蓝脸提供食物时,小家伙也变得不再执拗了,乖乖地把糖留到第二天再吃。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幼儿时期的习惯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前期是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此时的幼儿可塑性较强。家长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国著名教育家罗素曾经指出:“如果最初形成的习惯是良好的,就可以免去以后的许多麻烦;更重要的是,最初获得的习惯对以后的生活来说,具有与本能类似的作用。”幼儿习惯的培养要讲究方法,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本文中,豆苗爸爸采用和孩子一起看图书、讲故事、看动画片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刷牙的重要性,激发孩子刷牙的兴趣;同时,通过不断地督促、反复强化和练习,最后终于让孩子养成了刷牙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是终生的伴侣。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但是,良好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要坚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原则是指家里的成人对孩子的要求必须一致,切忌各有各的尺度;教育的一贯性原则是指对孩子的要求必须有始有终,切忌朝令夕改、忽紧忽松。同时,采用各种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的方式方法。持之以恒,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