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 的存档
2018九月30

保护好孩子的善良

  有一次,天已经很晚了,我在小区的门口看到了楼下的邻居,正急匆匆地推着电动车带着女儿往外走。我好奇地打听他们去哪,邻居笑了笑说:“我们取回电动车的时候,妞妞说上面的存车牌忘记摘下来了。如果不还给看车的人,她会因此而受罚的。”   邻居刚说完,坐在后面的小女孩妞妞快乐地说:“我们只要把存车牌还回去,那位阿姨就不用因此而受罚了。”   看着她开心的样子,我很感动。忘记还存车牌这种小事,很少有人会放在心上,更不用说大晚上地特地还回去了。可是纯真的孩子却把它当成了一件大事,意识到是自己的过错。而这位妈妈的做法让我很认同,她在努力保护女儿的善良。如果她不送回去,估计看车的人会着急,最重要的是女儿会因此受到妈妈行为的影响,从此失去了一颗善良的心。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多,有很多的家长会特意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什么叫做善良。众所周知,身教胜于言传,所以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实质上是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我们传统的文化中,“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生动地概括了孩子们幼时那纯真的心灵有多么善良。而将孩子这种善良巩固下来的最佳时期正是教育的黄金期。此时,家长对孩子进行优良品质的培养,则显得极为重要。   有的家长却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自私,眼睛里没有别人,也不知道如何去关心别人,那么究竟是谁让孩子的善良“消失”了呢?罪魁祸首,其实是父母,和父母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的家长本身就很强势,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得很霸道,而且总是对别人保持一种不信任和不耐烦的态度。他们经常在孩子面前议论一些人性的灰暗面,或者讲一些负面的消息,把人性恶的一方面无所顾忌地展现在孩子的面前。久而久之,家长的这种无所谓的做法就会伤到孩子,而孩子的善良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猜忌和不信任。   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位母亲。她曾经在年轻的时候受过骗,被一位搞传销的人员骗去了几千块钱。后来,她就患上了社交恐惧症。无论遇到谁,都会觉得对方在欺骗自己。   当她带着孩子上街的时候,她会指着街上的小商贩说,瞧,他们卖的东西都是假冒产品,那些产品的效果都是骗人的;走到卖衣服的店里,她会告诉孩子,那些衣服的宣传都是骗人的,什么名师设计、进口名牌呀,都是假的;走到肉食摊附近,她会告诉孩子,这些肉里面注了水,加了瘦肉精,还染了色……总而言之,她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的心理,让孩子对这个世界没有了信任感,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恶与欺骗。孩子开始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他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在学校里也不跟任何一位同学打交道。以至于有一次他忘记老师留的作业,想打电话问下同学时,居然发现自己连一个同学的电话号码也没有。   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有好人也有坏人,我们要教会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更要保护孩子那份难得的善良。在孩子的优良品质的形成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特别是处于黄金教育期的孩子,往往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如果父母教育不当,会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一旦形成,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要知道,在孩子的黄金教育期,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时间是最长的,父母的生活细节就是孩子优良品质形成的土壤。在生活中向孩子展示自己的善良,教导孩子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样的机会非常多。比如说有的父母会当着孩子的面给流浪猫喂食,教孩子学会爱护小动物,教孩子学会珍爱生命;还有的家长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救灾的时候热情地拿出衣物、钱和各种生活用品等等。   父母首先在自己的道德品行上用一言一行体现出善良,孩子的善良之心才会长存,他们会把父母的行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时间一长,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孩子会把这颗善良之心永远保持下去,成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

2018九月30

学做“懒”妈妈宝宝更独立

  懒”妈妈似乎与传统的勤劳、任劳任怨的妈妈形象相悖。其实不然,“懒”应该成为妈妈们的一门必修课。因为这里提倡的懒妈是指不再把时间花在给孩子做饭、洗衣、做家务上,而是拿出更多时间与孩子互动,勇敢放手让孩子去探索,鼓励他们独立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做一个身懒心不懒的妈妈。   当孩子独立做事时   晨晨2岁半了,他喜欢自己吃饭,但妈妈怕他把衣服弄脏,总是趁他不注意往他嘴里塞饭菜。晨晨开始还不愿意,后来习惯了喂饭,反而不肯自己吃了。晨晨还特别喜欢自己“工作”,他总是不停地搬东西,把东西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晨晨妈妈看到孩子吃力,不停地说:“小心,端好!”有时候,晨晨妈妈索性帮他把东西搬到他想要去的地方,孩子却不高兴地哭了。   分析:许多妈妈会在孩子做事的时候不断用语言干扰孩子,或者索性帮助孩子做事,这是典型的勤快妈妈的做法。晨晨妈妈就过于干涉孩子独立做事,结果,孩子在妈妈的帮助下积极性受到抑制,出现消极情绪,造成亲子关系紧张。“懒”妈做法:给孩子提供自己做的机会,让孩子在不断地做当中培养自信心,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只要孩子不出意外,妈妈不要限制和干扰孩子。妈妈可以在一旁仔细观察,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提醒和帮助一下,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成长。   当孩子想要交友时   4岁的鑫鑫非常喜欢和楼下的玲玲一起玩。但是,她不敢主动上前和玲玲打招呼,每次总是让妈妈带她下去,或者要妈妈把玲玲叫上来。妈妈不答应就哭。   分析:鑫鑫妈妈也是个典型的勤快妈妈。但与人交往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够建立自信,如果孩子从小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经历,就会变得内向、不善交际。“懒”妈做法:在孩子交往方面,懒妈的做法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和他人打交道。比如,“你问问,‘愿意和我一起玩吗?’”一旦孩子明白自己可以用语言和小朋友交流时,就会习惯自己去交往,妈妈也就不用再替孩子的交友忙碌了。如果家长怕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受欺负,可以引导孩子积极思考问题,提高他的人际矛盾的免疫力,进而强化孩子的人际交往的美好体验,促进孩子交往的主动性。   当孩子做“错”事时   在一次亲子活动中,4岁的威威突然在2岁的菁菁的脸上亲了一下。威威妈连忙对菁菁妈说,“对不起。”她随后呵斥威威说:“告诉你不要亲小朋友,怎么又忘了?”过了一会儿威威又在菁菁脸上亲了一下。这下威威妈就大叫起来:“你这孩子怎么这样?”而威威呢,则对大家吐了吐舌头,又逃到一边去了。   分析:许多妈妈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代替孩子向别人道歉。这种勤快妈妈的做法是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也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不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懒”妈做法:告诉孩子示好的方法,同时请他自己向小朋友道歉。比如:“你跟妹妹说声‘对不起’,小朋友之间交朋友要握握手。”这是典型的懒妈妈的做法,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成长,去交往。   Tips:“懒”妈常用语   ○自己做!○妈妈相信你!你能行!○动动脑筋,自己想办法!

2018九月29

学习日本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人格?能力和健康等因素第一来源于教育——来源于家庭的教育,来源于妈妈的教育、父亲的教育,来源于幼年的教育?人格的培养,而不来源于知识的培养、科学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因此,幼年时期人格的培养对人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家庭教育手册记载了如下内容,堪称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   当问及孩子“你对家庭有什么更高的期望时”,孩子回答得最多的是“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   孩子的祈求是理所当然的,父母应该直面这样的现实。只要提供必要的条件,孩子就能够自然地成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安宁、愉快的家庭需要全家人有意识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为了自己,请对家庭进行一次再认识吧。   不会珍惜自己的人,也不会珍惜孩子。   养育孩子确实很重要,但是繁重的家务和社会压力会使人神经紧绷,谁也吃不消。慢慢的,父母的烦躁不安就会传染孩子。所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保持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二人应相互配合,共同承担。另外,求助并不是可耻的。鼓起勇气,去家庭教育咨询中心、保健中心,儿童咨询所等处跟专家谈谈。在家里,父母充满幸福的笑容会使孩子感受到幸福。   养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有这种想法的父亲要当心。   一般认为,在现代家庭里,父亲的权威地位受到威胁,使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大大减弱了。通常父亲和母亲的育儿方针基本一致,但父亲和母亲站在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能纠正过于密切的母子关系。父母的默契配合很有必要,母亲要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父亲;父亲也要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声斥责母亲。   未必一说就知道,但不说就更不知道了。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如果什么都不说,要互相理解是很难的,亲人也不例外。不断增加父母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是建立幸福家庭的基础,而交谈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另外,在家庭关系中,还有很多活动对增进亲密关系是非常有益的,比如最普通的一起吃饭。全家人一起吃饭很重要,规律的饮食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有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全家人一起吃饭时愉悦的气氛,父母费心做出的饭菜飘出的香气,已经将父母的爱自然地传达给孩子,由此得到的满足感、信赖感能使孩子开朗、坚强地成长。所以,赶紧商量一起吃饭的时间,养成全家人一起吃饭的好习惯吧。   孩子一定能领会到父母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   家长往往要兼顾事业和家庭,工作将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夺走了不少。但家长疼爱孩子?为了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的形象一定会深深的铭刻在孩子的心中。父母言传身教的力量有时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无论何时,都要充满自信地养育孩子,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   规矩是为谁定的?家规不仅包括日常问候、门限时间、关灯时间等,还包括不给别人添麻烦、不撒谎等社会规范。   为了让孩子懂规矩,并让孩子遵守规矩,父母要经过认真讨论,定出明确的家规,父母和孩子一起遵守这个家规。而倾听孩子的意见与跟孩子共同制定家规同样重要。尤其是给孩子单独房间的同时,也要给他定好规矩,否则孩子整天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父母与孩子间的对话就会减少,亲情逐渐单薄。要想使房间对孩子的成长起作用,定出家规很有必要。比如,孩子回到家后,先在起居室跟父母问候再进自己的房间;孩子的房间不上锁;孩子带朋友进自己的房间前,先把朋友介绍给父母;父母觉得有必要时,可以进入孩子的房间把握孩子的实际情况等等。   如果孩子最好的朋友是电视?录像、玩电子游戏的话,那他太寂寞了。   长期沉溺于虚拟的影音娱乐世界里,容易造成沟通能力欠缺、冷漠、生与死的现实感薄弱等问题。不能区分现实和假想世界,给孩子的身心健康留下阴影。给孩子制造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机会,鼓励他到大自然当中去,定出不多看电视、录像,不多玩电子游戏的规矩,并使孩子养成遵守这些规矩的习惯。

2018九月29

坚决不能让她用哭来达到目的

  坚决不能让她用哭来达到各种别有用心的目的   2006年8月3日 星期四 天高云淡   尽管我也看过育儿书,也仔细研究过婴儿食谱,也略懂得了一些基本的科学育儿的方法,可是我发现在一周岁以前,几乎谈不上什么教育问题。除了吃喝拉撒睡,其余纯属扯淡,根本就是纸上谈兵。   怀孕的时候,我就看过很多关于胎教的实例:日本有个孕妇,特别注重胎教,她生的孩子都特别棒,是天才儿童。我也很想吴猪猪变成那样聪明的孩子,于是我学着她那样,每天都坚持听那些胎教音乐,还用力幻想“1”像小棍棍,脑子里就浮现一个棍棍;“2”像小鸭子,脑子就浮现一个在水上游来游去的鸭子。可吴猪猪长大以后,从一岁我就开始教她数数,她会跟着念,也会自己数,但用的都是跳跃性的思维方式,从“1234567”直接到“10”。要么就把“678”去掉,从“5”直接到“10”。   我跟猪猪吴说:“你女儿怎么这么笨?教了N遍,还是这样的!”   猪猪吴说:“那证明我女儿有音乐天分,你见谁弹钢琴整天就只按‘哆来咪发嗦啦西哆’?”   到最后我发现,其实胎教的功能就是让孕妇听些比较平和健康的音乐,让心态平和,心情平静,对于胎儿没有太大影响。孩子的智商高低,大多数还是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基因和后天开发(也不排除有先天性的,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不过这种几率很低哦,微乎其微)。当然怀孕时期的心情的确很重要,因为过于激动会导致流产。   吴猪猪出生以后,我每天都和她说很多话:“爸爸快要回来了!”、“妈妈给你换尿片啦!”、“你怎么还不睡觉?想什么呢?”、“你拉屎怎么不说一声,搞得这么臭,快把妈妈臭死了!”、“我今天心情不好,身体不舒服,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多毛病啊!”……   尽管我知道她不会回答我,但我每次做什么之前还是会告诉她。不到一个月,她已经很熟悉我的声音,只要我对着她说话,她就会微笑,感到很幸福的样子。两个多月的时候,一些很简单的话她都可以理解了。包括我们说她拉屎臭,她拉屎用力的样子,我们笑她,她都会哭表示她不高兴。   吴猪猪两个多月大的时候,我跟家人打电话,说她不好、爱哭或者其他的话,她就会哼哼唧唧表示不高兴,可我一停下来说别的,她马上也跟着停止。这充分证明她的确能听懂我的话。说来好笑,其实我觉得这种道理很简单,人之初和小动物差不多,那些马戏团的人训练动物也是从小开始,动物就很快可以熟悉训练师的各种语言表达。   由于猪猪吴整天很臭美地跟吴猪猪说“爸爸好喜欢你,爸爸带你出去玩”之类的肉麻话,我也慢慢在心里接受了她,真正地投入了做妈妈的状态,很自然地自称是她妈妈。   但这个时候猪猪吴已经先入为主,占领了她心里的高地,大概她的脑意识里最多的是爸爸,所以她只有六个月就会叫爸爸了。从八个月到十个月,我都一直不停地教她叫妈妈,直到我生日那天,她才第一次开口叫了我妈妈。为了证明我这个妈妈也很伟大,在她心目中也很重要,我跟猪猪吴说:“因为爸爸是B开头的,M是排在B后边的,所以她就先会叫你爸爸了,没什么可炫耀的!只是按照字母顺序来而已。”   在北方,孩子在婴儿时期,老人经常会将小孩子放在床上,两脚并拢,胳膊放在身体两侧,对他说:“捋捋长(zhang)长,顺顺长(chang)长……”,这样一边嘟囔一边按摩小孩子,据说这样孩子腿长得直,个子长得高。   我觉得这也不无道理,现在的育儿教科书上也这么讲,在婴儿初期也很重视帮助孩子舒展四肢按摩。所以,我也经常帮吴猪猪小朋友舒展筋骨。每天洗完澡以后,都要帮她轻轻地甩甩小胳膊、抻抻小腿、翻过来趴趴,再让她两脚并拢,“顺顺长长”。这样能不能长高我不知道,我可以断定的是,活动一下关节,增强关节的活动能力,这样长大了胳膊不容易脱臼。因为小宝宝在一两个月的时候,靠自身的能力活动是有限的,就好比我们大人整天用一种姿势躺在床上也很累是一个道理。   刚生完还在医院里的时候,一个同时生产的产妇,她的小宝宝刚生下来几天,就整天抱着,因为她家人多,奶奶、外婆、爸爸、妈妈轮流抱。从医院回家以后,几乎24小时需要抱在手里,一放下就哭,于是全家人轮流换班抱,每每看见她睡着很久了,一放到床上,她马上就开始哇哇大哭起来。   吴猪猪就没那么幸福,因为家里人少,我不可能整天抱着她。新生儿黄疸住院后,我喜欢上了她,愿意做她妈妈,就有了母爱,这种母爱的表达方式就是只要她一哭就想保护她,保护的方式就是抱在怀里。   结果发现,小孩子也很会欺负人,看客上菜的,抱惯了以后,她发现只要她哭就可以威胁别人来抱她,经常用哭来达到各种目的。直到吴猪猪两个月大,因为她的这种“小人”手段导致我的胳膊痛得都抬不起来,每次下车都要假装自己是名媛贵妇……连车门都拉不开。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胳膊都伸不直。看新闻报道说张柏芝非常爱她的儿子,最高纪录抱了连续7个小时不放手。   我就没那么好脾气,也没那么伟大。我也会玩小心眼,只要她哭,不是因为饿了,我一般都不会抱着她。我会告诉她:“妈妈好累哦,妈妈好辛苦对不对?你看,我要帮你冲奶呀、煮奶瓶呀,又要帮你榨果汁呀,还要洗榨汁机,还要给爸爸做饭呢!你不是很喜欢你爸爸吗,等爸爸回来没有饭吃了怎么办?”   我觉得这个办法很好。我说话的时候,她就盯着我,发现我说完话并没有抱起她,她还哼唧两声表示不满。次数多了,她就会听着我说话,然后思考问题一样发一会儿呆,接着咿咿呀呀开始嘟囔。我才不理她是不是在埋怨我这个做妈妈的不合格。这样,她无所事事,也只好无聊地在床上学翻身,她两个半月就会翻身,原因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