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 的存档
2018一月21

高知家庭易生养自闭症儿?

  核心提示: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的门诊观察看,来就诊的自闭症儿童可能来自于各种家庭。高知的父母可能获得相关的知识较多,也易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于是可能会更早发现孩子的问题,带孩子来就医。   有这样一个父亲,儿子两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后,他在微博上用幽默得近乎恶搞的语言将儿子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来,告诉所有有同样境遇的家庭,悲情不是唯一诉求,同样可以有快乐!后来,出版社把那些文字连缀出版,叫《爸爸爱喜禾》。这个父亲叫做蔡春猪!   《爸爸爱喜禾》近日的出版再次把自闭症儿童问题带回公众的视野,特别是父亲曾是位小有名气的编剧,又获得崔永元、蔡明、周国平等大腕们的强力推荐,不由得让人们联想到自闭症的孩子更易青睐高知家庭。真的如此吗?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医师邹小兵。   谁都可能生自闭症孩子   记者在百度搜索自闭症话题,发现有不少报道称自闭症更“青睐”高知家庭!邹小兵说,这种说法其实是对公众的误导,甚至会给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带来极大困扰。以前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曾有这种说法,有研究称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自闭症的发病率高,研究将原因归结于这些父母太过冷漠。孩子一旦被诊断为自闭症,父母要承受很大的社会压力,甚至会导致父母离异,母亲自杀。后来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发现在欠发达城市自闭症的发病率其实与大城市是相同的。   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的门诊观察看,来就诊的自闭症儿童可能来自于各种家庭。高知的父母可能获得相关的知识较多,也易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于是可能会更早发现孩子的问题,带孩子来就医。来自农村的自闭症儿童来就诊时年龄往往比较偏大,甚至可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这部分孩子和家庭应得到更多关注。   自闭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用蔡春猪的话说“目前全世界一流的研究者都说不好,原因仍不明,生下孩子的父母没有责任,一手一脚把孩子带大的姥姥姥爷也没有责任”。   25%的孩子能成为普通人   邹小兵看过蔡春猪《给儿子喜禾的一封信》后评价说,蔡春猪对自闭症的认识非常正确,而且心态也非常好。自闭症是种先天性疾病,原因不明,其发生与家庭教养缺失、养育者的冷漠、语言环境复杂等都没有明显关系。   这些其实都是作为医生一直努力告诉自闭症儿童家长,让家长不要陷入自责,更不要绝望。自闭症的致残率较高,也没有特效的药物,但不等于是不治之症,正确的教育和训练就是最后的治疗方法。国外调查研究显示,25%的自闭症患儿通过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回归了“普通人”的生活。他们中心长期跟踪的一些自闭症孩子,有的已经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了,当然也有的只能康复至生活自理水平。   自闭症的预后效果为何会差异如此大?邹小兵解释,自闭症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儿童的智力水平、教育和治疗干预的时机和干预的程度等多种因素。越早发现越早干预一定是越有利于孩子的康复的。   发现孩子异常的蛛丝马迹   家长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孩子的“异常”?一般孩子在6个月到1岁就会有不同于其他孩子的表现,敏感的家长应该能注意得到。比如说孩子6个月或更大还不能大笑等(详见下表),这些“征兆”可能预示孩子发展异常,家长应该带孩子到儿童心理行为专科进行咨询,并接受必要的检查,以确保孩子的发育正常。高水平的医生在孩子1到2岁间应能给出明确诊断。   医生做出明确诊断后,会给出正确的康复训练指引。现在自闭症治疗方法很多,诸多声称“疗效神奇”的方法可能是误导家长,目前有效治疗方法只有特殊教育和行为治疗,家长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选择正确的方法,这对孩子的康复很重要!一般来说,“机构康复+家庭康复”模式是最为理想的,不过机构康复每月的费用约3000元到5000元,让普通工薪家庭很难承受。在很多国家,包括中国的部分城市,自闭症孩子的康复训练已纳入医保,这样可以使更多自闭症孩子获得持续、规范的康复训练,不过广东省多数地区还没有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财政补助,邹小兵也一直为此不断疾呼。   话说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据去年医学界保守估计,我国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数量高达250万以上,比罹患白血病癌症、糖尿病和艾滋病的儿童数量总和还多。   【自闭症的征兆】   ◆六个月或更大时,孩子还没有大笑,或做出其他温暖和快乐的表情。   ◆九个月或更大时,孩子还不能与他人分享声音、笑容,或其他面部表情。   ◆十个月大时,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还没有反应。   ◆一岁大时还不会咿呀学语。   ◆一岁大时

2018一月20

怎样矫正孩子的撒泼耍赖行为

  现代家庭,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他们享受着过去的孩子所享受不到的良好生活条件。一些家庭过分溺爱和迁就,使这些小宝贝不同程度地滋生了娇气任性,好发脾气的毛病。对于这些不良行为,必须及时加以矫正,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发展。   其矫正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分溺爱孩子的态度,消除他自己是“小太阳”、“小皇帝”的优越感。假如孩子已经形成了撒泼习惯,并且通过一般的说服方法已不能见效时,请不妨按下列方法试试:   1、当孩子撒泼时,父母暂且不要理睬,也不要流露出迁就或怜悯之情,更不要站在旁边说赌气话:“还哭,看你能哭多久……。”此时的父母可以适当收掉一些孩子撒泼时可能破坏或故意摔坏的东西,然后关上门离开,让他自己表演。   2、要注意教育的一致性,此时切莫让他人(如爷爷、奶奶)心肝宝贝地去哄孩子,护着孩子,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责备惹孩子撒泼的大人。不然,就会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使孩子觉得自己有“后台”、“靠山”,以后还可能故伎重演,越演越烈。   3、父母要有点“狠心”,不能半道而辙,成为孩子泪水的俘虏,向孩子检讨求和:“是….。.不好,宝贝不要哭了,一切都是….。.不好。”细心的父母只要留意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此时孩子的哭闹撒泼具有鲜明的表演性,如果家长不理他,让他去哭闹,过不了多久,当孩子透过泪水发现家里没人时,他就会很快地停止表演,但是,如果家长马上出现在他面前,或听到附近有人活动,说话时,他往往又会很快进入角色,大哭大闹起来。   4、在撒泼的气氛淡化后,孩子也不再打滚时,可以给孩子讲好孩子不应该这么做而应该怎样做之类的道理。使孩子感到父母并不是不喜欢自己,而是不喜欢自己撒泼。这样,就可以防止孩子产生情感错觉,把父母看成凶狠的人。   对于爱撒泼的孩子,父母只要认真地、坚持不懈地按照上述方法去做,使孩子感到哪一套办法既费力又不管用时,就不愁他们不改这坏习惯了。   孩子身上哪儿都不能打   有些人信奉“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语,出于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理,有些家长对孩子说服不了便压服,文的不行便来武的,甚至还推出一套“小树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的理论。在这种近乎愚昧的思想驱使下,不仅使孩子受了许多皮肉之苦,搞不好还会给孩子造成无法挽回的终生遗憾。   你知道吗?打孩子不仅法律不允许,而且从人体科学角度讲,孩子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都是打不得的。父母盛怒之下,手下无情,轻则让孩子被打部位红肿、软组织挫伤,重则脱臼、骨折,甚至造成严重的神经损伤,遗憾终生。人体科学告诉我们,孩子应教但不应打,孩子通常被打的部位其实都打不得。   有人喜欢用巴掌拍孩子的后背,殊不知,人的神经系统主要分布在后背的脊椎骨中。击打孩子的后脑或后背都会因为猛击、强压、震动,造成其中的某些神经受损。有时这些神经受损又不易被及时发现,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有人认为小孩的屁股肉厚不怕打,但坐骨神经却正在屁股部位上,被重打受损之后,其后果也不堪设想。   有人习惯拧孩子的脸蛋和耳朵,其实脸部有敏感的三叉神经,一旦受了伤害,会造成五官变形。孩子耳朵神经末梢反应非常敏锐,拧耳朵用力过大过猛,会损伤“听宫”、“听会”等穴位,造成耳膜损伤或耳神经受伤而致聋。   打孩子还会在孩子的心理发育上造成不良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年轻的父母们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抛弃简单粗暴的“棒打成才”的旧观念,避免给孩子和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2018一月19

《挡住海水的男孩》

  [美]路易斯•昂特迈耶改写   大器晚成的路易   路易·昂特迈耶于1880年出生在纽约一个教养良好的家庭,他和他的兄弟姐妹沉浸在浓厚的文学、音乐、艺术和旅游的氛围中。一般来说,有这样的家庭情景,路易·昂特迈耶会是个在学校学习很好的孩子。但事实上不是。   后来,他是这样描写学校生活的:“我记不起一个同学,记不起教室里发生的任何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没有一门功课出色,甚至连‘作文’都不行……我被教得思想麻木、身体笨拙,我不会操作最简单的仪器,任何数学问题都让我难受……”上了高中后,他的学习成绩也没有起色。十五岁时,他辍学了,卷起铺盖,到他家里开的珠宝行工作。(二十世纪初,辍学很常见,百分之九十的人没有高中毕业。)   对路易·昂特迈耶来说,有趣的故事不是发生在无聊的教室里,而是发生在放学后和家里。有一点比较好,他的母亲非常喜欢给孩子大声阅读。这给了他对书籍的贪婪的衷爱。母亲的朗读,加上他自己的阅读,让他有了给弟弟们讲睡前故事的材料,弟弟们伴着他创造的民间传说和奇幻故事入睡。他十岁生日收到的礼物是戏剧玩偶,从那时起他开始编剧本,五十年前安徒生也正是这样做的。   离开学校之后的二十年中,路易·昂特迈耶继续通过“听和看”进行自学。快到五十岁的时候,他离开了家族的珠宝企业,开始周游世界。他还给报纸写专栏,他既是编辑、演讲人、教师、电台评论员、电视名人、农夫,又是诗人。他从事创作和翻译,编辑了将近一百本书。   他编辑的各种人写的故事或者诗歌的各种文集非常著名,比如,我现在选入本书的《挡住海水的男孩》……我选上这个故事是因为,我认为这是应该跟孩子们分享的有关勇敢的最简洁的故事之一。童年时,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每当我听到或者读到这个故事,它都会神奇地把我带回童年。   ◆◆◆   荷兰是个很奇怪的国家,运河纵横交错,将近一半的国土低于海平面。如果没有堤坝,北海的水就会淹没整个国家。堤坝像围墙一样圈住了整个荷兰,荷兰人很早以前就会用土和石头建筑堤坝。几个世纪以来,堤坝挡住了突如其来的暴雨,拦住了潮水,保护了土地。男人们坚持不懈地维护着堤坝的结实和牢固,任何细小的缝隙都要马上堵住。不仅仅是田野和农庄,马和牛,就连人的性命都取决于堤坝是否安全。   荷兰的每个男孩都知道这一点,而威廉姆比任何男孩都更懂得这件事。因为他的爸爸是“管水闸的人”,他的叔叔负责管理围海边的低田。威廉姆上学的路上总是习惯沿着堤坝的斜面走,他觉得堤坝是属于自己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如此,他的爷爷领导了修建堤坝的工程。有时候,他会停下脚步,带着骄傲和满足感站在堤坝下的草地上;有时候,他会爬到堤坝的高处,站在那里,用挑衅的目光看着大海。   一天下午,威廉姆放学回家晚了一些。他们班去参观荷兰很有各的郁金香花园的时间拖长了些。威廉姆沿着堤坝往家走的时候,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寒冷而寂静的夜幕笼罩下,好像有点太安静了。小鸟不再鸣叫,风也停了下来。四周没有一丝动静。除了……威廉姆猛然站住了……有水声!不是很大的水声,而是水滴的声音。威廉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知道滴流会变大,成为汩汩的细流,然后是溪流,河流,湍急的洪流。然后海水就会冲向陆地,冲走谷仓和房屋,冲走牛群和人们,所有的东西都会被巨大、愤怒的海水卷走。   刚开始的时候,威廉姆想去找人帮忙,但是巡视堤坝的人才离开,还要等上两三个小时才能回来。接着,威廉姆想回村里去叫人,村里有麻袋和垫子,可以用来加固堤坝不牢的地方,但是这样花的时间太多,这时他看到滴流已经开始变大了。   只有一件事情可做!威廉姆这么做了。他找到水流出的地方,那是一条小缝,一条他用一根手指就能堵上的小缝。他用手指堵住洞口,水就不再往外涌了。   开始他觉得很高兴,觉得自己像个英雄。他高兴地想,一个小男孩居然就能拦住北海的水。马上就会有人来找他。但是,半小时之后,他开始有些担心。没有一个人路过,也许几个小时之内都不会有人来。天黑了,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人人都回到了家里。他大声地喊起来。   “救命呀!”他喊道,“救命!堤坝要被冲垮了!”   但是风声和海浪声盖过了他的声音。天黑了,很冷。   威廉姆想起了许多事情,想到自己的家,想到火炉中温暖的火焰,想到妈妈不知道他遇到了什么事情,想到还要多长时间才会有人来找到他……他想到了很多事,但从没想过要把手指从缝隙中拔出来。他开始发抖,他的牙齿打颤,手指生疼,胳膊开始发麻。他的腿发软,右半身快没有知觉了。但是,他用脚使劲地跺着地面,用左手摩擦着发麻的右胳膊,保持血液的循环。尽管他感到有些头晕,双腿发软,但是他仍然笔直地站在那里,手指一直堵着堤坝上的洞。   终于,当他看到有个人打着灯笼朝他走来时,他晕了过去。是他爸爸带

2018一月18

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提倡给孩子“自由”,并不等于放弃培育孩子成长所需的规则和标准。有些时候,父母还是应该以坚定的态度给孩子指明“对”与“错”的界限。   个例1:   前2天,涛涛爸爸为儿子买了一台游戏机,当堂哥来家作客时,涛涛得意地拿出自己心爱的游戏机给堂哥玩。可没过多久,两人就为该轮到谁玩而争吵不休。涛涛妈妈赶紧找出一件也是不久前买的电子玩具,让他们各玩各的。   专家点评:这可不是个好办法。正确的做法是,把游戏机没收,然后告诉他们,除非学会分享,否则就不再给他们玩了。因为此时正是教孩子与同伴分享的最好机会。分享是孩子们要学到的道德品质之一。所以不妨把每一次孩子间的冲突当作一次教育的机会,让孩子通过自己摸索出来的分享方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个例2:   “五一”长假里,敏敏妈妈接到老同学聚会的邀请,大家约好带上各自的孩子共进午餐。所有的人都同意在一家餐馆用餐。可是敏敏妈妈心里明白,6岁的女儿吃东西很挑剔,她从来不吃那些她不熟悉的或者看上去有些奇怪的食物。敏敏妈妈不禁犯愁:是自己先去买一份孩子喜欢吃的炸鸡汉堡带在身上,午餐时给女儿吃呢?还是不迁就,就让挑剔的女儿尝尝新口味呢?结果,敏敏妈妈选择了后者。   专家点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让孩子尝尝她不想吃的东西并不过分,实际上,孩子少吃一顿饭不是多么大不了的事。相反,如果父母过于关注孩子到底吃什么、吃没吃等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大多时候,孩子的情绪是受父母影响的,如果大家都高高兴兴地享受美好的时光,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在乎其他。   个例3:   尽管下午同事有约要来家,可晓晓父母仍不愿错过休息日的好天气,带女儿去游乐园玩。临出门前,他们与4岁的晓晓约定,玩2个小时后就得回家,否则就会使前来的叔叔阿姨等在家门外。晓晓听后一口答应。当约定的时间到了,女儿却死活不愿意上车回家。晓晓父母最后只得答应,如果晓晓按时回家的话,就送给她一个玩具,女儿这才同意。   专家点评:正确的做法是,把女儿抱上车回家。既然你的孩子已经承诺“两小时后回家”,就该这样做到。当然,比较理想的方法是,提前5分钟就提醒孩子,一次次的交换条件只会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惯。   个例4:   快要吃晚饭了,3岁的东东却吵着闹着要吃动物饼干。妈妈不想因为饭前吃零食而影响儿子吃正餐,于是便估计一下东东的饥饿程度,对儿子说,如果他能安静下来,就给他两块饼干吃。   专家点评:的确,孩子的哭闹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但是,作为妈妈有没有想过,只要孩子一哭闹,你就把他要的东西给他,或者做些什么事情去哄他的话,这无异于鼓励坏行为。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做一次深呼吸,对他这种纠缠说“不”。   【专家总结】   很多情况下,父母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让孩子高兴,但是作为父母必须清楚,作为家长,你们的态度和标准将影响到你的孩子能否成为一个明辨是非的人,所以,你必须做一些孩子不愿意接受的决定。

2018一月17

中国式育儿的十大致命伤

  有些父母会非常痛心的抱怨,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养育、教导的孩子会变成这样?是什么让父母的苦心得不到回报?源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10个致命错误:   一、对孩子期望过高,管教过严   被逼迫出来的“优秀”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有心理疾病,容易对父母,对社会产生怨恨。   二、不尊重孩子,为孩子做所有决定与选择   这一点,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三、不相信孩子,不给孩子学会“自律”的机会   当孩子关上房门,就总觉得他肯定在里面干坏事。   四、不表扬孩子,以免孩子骄傲   当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冲回家告诉妈妈得到老师表扬了,而妈妈却说,受表扬就会翘尾巴,你看看你的衣服多脏!   五、喜欢横向比较,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   可以说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   六、爱往孩子身上撒气,奚落孩子。   父母将工作生活中的情绪带给孩子,稍不顺就拿孩子撒气,还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七、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你考到全班前3名,暑假就带你去玩”“你考上名牌大学,我就给你买最好的电脑”……这样的奖励方式,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   八、轻易许诺,但言而无信   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没把对孩子的承诺看成承诺,没有理解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应是平等关系,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很失望。   九、总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父母总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当孩子对一件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天赋与热情,家长视而不见,将孩子的爱好和梦想扼杀在摇篮里。   十、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养   电影《闪亮的风采》中钢琴师一生的悲剧——粗暴的父亲只要求他单纯学习钢琴技能,最后导致他在技艺上成为大师,在精神上却变成了残疾人。   50岁还能和孩子分享喜哀才是“潮”家长   我们生在开放的80年代,长在兴起的90年代,我们的父母恰恰生在封闭的50年代,长在颠簸的60年代。   说实话,孩子都喜欢“潮”家长。这个“潮”,不是说打扮要花枝招展,而是指关注的话题不落窠臼。我结交了不少学艺术的孩子,在长辈眼里,这批弄 潮儿应该是最出位的吧。但其中就有个女孩十分骄傲地说,找老公就要找她爹那型款的,既有品位,又讲人文关怀。其实,小姑娘小时候,她爹倒是父母里唱白脸的 角儿,打骂也来,但打动孩子的是父母的人格魅力和开放的沟通。她爸从小就带着女儿到处旅游、摄影,自己喜欢看书、收古董、养鸟、淘画儿……这些言行都潜移 默化地影响女儿。老爹到了50岁,一路都和女儿互相分享喜哀,永远作为女儿坚实后盾,叫人羡慕。   我想跟爹妈们分享个观点,是中国音乐人张帆回忆起十年前,中国露天音乐节刚刚萌芽那会儿,年轻的音乐狂热分子和年长的政府安保人员打交道时的情 形。大人们从开始严辞拒绝,到后来放手一搏,最终发现小年轻挺有思想。张帆总结了一句话:给年轻人一点尊严,他们就会加倍尊重你。   我见过一个很开明的60后妈妈。她的女儿当年在省内一所重高读书,但面对自己毫无兴趣的数理化课程,女儿自主决定到美国去读高中,之后又自己挑 选了一所美国艺术大学。其实,女儿在做这些决定时,这个潮妈妈也无不胆战心惊,但有时坚持一下,不主动出手阻拦,没准您就能看到孩子自己捣鼓出了一番天 地。

2018一月16

如何矫正孩子的撒泼耍赖行为

  现代家庭,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他们享受着过去的孩子所享受不到的良好生活条件。一些家庭过分溺爱和迁就,使这些小宝贝不同程度地滋生了娇气任性,好发脾气的毛病。对于这些不良行为,必须及时加以矫正,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发展。   怎样矫正孩子的撒泼耍赖行为   其矫正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分溺爱孩子的态度,消除他自己是“小太阳”、“小皇帝”的优越感。假如孩子已经形成了撒泼习惯,并且通过一般的说服方法已不能见效时,请不妨按下列方法试试:   1、当孩子撒泼时,父母暂且不要理睬,也不要流露出迁就或怜悯之情,更不要站在旁边说赌气话:“还哭,看你能哭多久……。”此时的父母可以适当收掉一些孩子撒泼时可能破坏或故意摔坏的东西,然后关上门离开,让他自己表演。   2、要注意教育的一致性,此时切莫让他人(如爷爷、奶奶)心肝宝贝地去哄孩子,护着孩子,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责备惹孩子撒泼的大人。不然,就会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使孩子觉得自己有“后台”、“靠山”,以后还可能故伎重演,越演越烈。   3、父母要有点“狠心”,不能半道而辙,成为孩子泪水的俘虏,向孩子检讨求和:“是….。。不好,宝贝不要哭了,一切都是….。。不好。”细心的父母只要留意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此时孩子的哭闹撒泼具有鲜明的表演性,如果家长不理他,让他去哭闹,过不了多久,当孩子透过泪水发现家里没人时,他就会很快地停止表演,但是,如果家长马上出现在他面前,或听到附近有人活动,说话时,他往往又会很快进入角色,大哭大闹起来。   4、在撒泼的气氛淡化后,孩子也不再打滚时,可以给孩子讲好孩子不应该这么做而应该怎样做之类的道理。使孩子感到父母并不是不喜欢自己,而是不喜欢自己撒泼。这样,就可以防止孩子产生情感错觉,把父母看成凶狠的人。   对于爱撒泼的孩子,父母只要认真地、坚持不懈地按照上述方法去做,使孩子感到哪一套办法既费力又不管用时,就不愁他们不改这坏习惯了。   孩子身上哪儿都不能打   有些人信奉“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语,出于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理,有些家长对孩子说服不了便压服,文的不行便来武的,甚至还推出一套“小树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的理论。在这种近乎愚昧的思想驱使下,不仅使孩子受了许多皮肉之苦,搞不好还会给孩子造成无法挽回的终生遗憾。   你知道吗?打孩子不仅法律不允许,而且从人体科学角度讲,孩子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都是打不得的。父母盛怒之下,手下无情,轻则让孩子被打部位红肿、软组织挫伤,重则脱臼、骨折,甚至造成严重的神经损伤,遗憾终生。人体科学告诉我们,孩子应教但不应打,孩子通常被打的部位其实都打不得。   有人喜欢用巴掌拍孩子的后背,殊不知,人的神经系统主要分布在后背的脊椎骨中。击打孩子的后脑或后背都会因为猛击、强压、震动,造成其中的某些神经受损。有时这些神经受损又不易被及时发现,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有人认为小孩的屁股肉厚不怕打,但坐骨神经却正在屁股部位上,被重打受损之后,其后果也不堪设想。   有人习惯拧孩子的脸蛋和耳朵,其实脸部有敏感的三叉神经,一旦受了伤害,会造成五官变形。孩子耳朵神经末梢反应非常敏锐,拧耳朵用力过大过猛,会损伤“听宫”、“听会”等穴位,造成耳膜损伤或耳神经受伤而致聋。   打孩子还会在孩子的心理发育上造成不良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年轻的父母们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抛弃简单粗暴的“棒打成才”的旧观念,避免给孩子和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2018一月15

爱,让我们懂得了珍惜2

  后来,社会各界都开始捐款,各大企业家明星都慷慨解囊,各单位也积极组织动员了,甚至有的地方捐款也开始有些强迫性的了。我和猪猪吴都捐了,他在单位捐,我在网上捐到了某个名人的基金会。   另外,各个电视台也都在赈灾义演,我看了以后,也做了动员Cindy的工作。希望她能够对灾区小朋友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小朋友是不是很可怜?你看,他们失去了爸爸妈妈。”   Cindy:“嗯。”   “你看,好多叔叔阿姨都在捐款给他们,因为他们也许以后没有饭吃了。你要不要捐一点儿?”   Cindy不说话。   我又说:“我相信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说完后,我看着她。   她低着头,考虑了一下,问:“你捐了吗?”   “我和爸爸都捐了。”   “哦,那你也替我捐一点儿吧?”   ……   这种人倒很会打算盘,我还是很有耐心地劝她:“不行,捐款是要捐自己的钱的。”   “我没钱呀!”她开始装糊涂了。   我不置可否地笑笑:“谁说的,你的压岁钱不是有很多?”   “不行!那是我要上学用的。”接下来她开始抓狂,不是一般的抓狂,是又哭又闹又喊又叫。   猪猪吴说:“她不愿意就算了,你干吗惹她?”   此后几天,到了国家哀悼日,我对Cindy说:“你好歹这次要表示一下,在这三天以内,不能吃零食,不能叫,不能喝奶。”她答应了,还问我什么时候领一个孩子回来。我说:“如果领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回来,你不能打他,更不能和他抢妈妈。他如果很小的话,妈妈要陪他睡觉的。”她开始违反当初的约定,开始大叫,开始食言,完全不记得自己说过要妈妈带一个孩子回家的承诺。当初她同意我们收养的时候,根本就没考虑后果。   过了哀悼日以后,地震的事件平息了很多,不再影响我们的生活了。但Cindy过一段时间就要问问她的压岁钱,还用钥匙试图打开我的抽屉,以防备我私自做主把她的钱捐了。为此,我代表灾区人民鄙视这个守财奴。   我每次帮助别人的时候,都会想,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我帮助了他,希望在我困难的时候,他也能帮助我。如果我死了,我希望Cindy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别人会善待她。这也许就是我的捐款动机。   人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爱,一种虚无缥缈的精神状态,看不见摸不到,可是会感受到。爱,让我们懂得了珍惜,这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感情。我想,母爱是最最伟大的爱,每个做了母亲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爱上孩子。   我也如此,尽管Cindy调皮捣蛋,我还是很爱她。在没有Cindy之前,我可以很坦然地面对死亡,在有了Cindy之后,我认为我不能死,至少在Cindy长大成人之前,我都会活着,快乐地活着,让她感受最美好的母爱。   没有结婚生孩子的少男少女们对爱情的憧憬和渴望那么的强烈,总是认为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当一个女人有了孩子以后,也许她还做着爱情的美梦,但能有几个女人会为爱情付出生命?可是母爱可以。我相信大多数的做了母亲的女性,在子女遭受生命威胁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张开自己的双臂,为了孩子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   有了母爱的女人,是会为了孩子改变所有一切的看法,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因为母爱会让你变得更加完美,会像广告说的那样:一切皆有可能。

2018一月14

宝宝教育投资5大重点

  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怎么会不舍得为他投资呢?可是,肯花钱不等于会花钱,因此,为使给孩子的投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应考虑一下投资范围:   ·娱乐投资   这是父母们首要考虑的。 只要能使孩子心情愉快、玩得开心,钱就花得值,比如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游乐场,以及看演出和旅游等。   ·智力投资   给婴幼儿期的孩子买一些益智玩具、识字画片,给稍大些的孩子购买图文并茂的知识智力类书刊,以及跳棋、象棋、地图、地球仪等。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购买有科教内容的音像制品。   ·美育投资   让孩子从小接受美的熏陶,给胎儿买胎教音乐磁带,给幼儿买电子琴。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天分可以给其买喜欢的乐器。经常带孩子参观绘画、雕塑、摄影等展览。   ·体育投资   为使孩子体质健康、身姿优美,可以购买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体育器械,如皮球、跳绳、羽毛球、拉力器、足球、篮球等。   ·培养劳动技能的投资   为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和劳动技能,可以给幼儿买小水桶、小铁铲等。   可能许多父母现在还只注重于智力、娱乐等几个方面的投资。但专家表示,父母的目光不能总盯着智力、才艺和娱乐等方面,孩子需要的是全面的发展。因此,对于上述“投资项目”来看,投资越早,收益越丰。

2018一月13

好品质的锻造要趁热打铁

  有人曾经对我讲过,教育孩子是一场持久战,因为这个过程需要家长有强大的毅力和耐力,陪着孩子一路走完成长之路。   在我看来,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那就是教育孩子不仅是一场持久战,而且还是一场闪电战。因为大多数的时候,孩子的心性转变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好品质的锻造一定要趁热打铁,抓住最佳的时机进行,事半功倍。   可以这么说,如果你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教育期抓住了时机,那么可以用一天的时间,解决将来有可能会出现的关系孩子一生的麻烦。   当孩子产生心理症结的时候家长要学会寻找本质,看清核心问题。然后,在最恰当的时机出手,将问题的核心彻底击溃,从而获得最佳的结果。接下来,孩子就会带着解决问题的轻松,改变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开心地去按“新的规则”行事。   我的女儿生性胆小,极喜欢家长在家。如果恰巧哪天家长有事要出去一下,她就会非常害怕,一个人待在家中胆战心惊地等家长回来。   有一次,我要下楼去买菜,让她一个人乖乖待在家中。她非要跟着一起去,但是外面正在下大雨,我只好拒绝了她的这个要求。临出门的时候,我告诉她,你就当我在你隔壁的房间看电视,然后把心放平和一些,安心写你的作业就行了。   我出去之后,刚到菜市场,突然手机响了起来,单位有事临时让我去一趟。来不及和女儿打招呼,我直接打车去了单位。没想到这件事一忙就是几个小时。当我想起女儿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中午,也就是说,女儿自己在家待了四个小时。我有几分担心,急急忙忙往回赶。结果到了家里之后,女儿只是习惯性地跑出来和我打了个招呼,什么异常反应也没有,然后她依旧跑回自己的房间去看书了。   事后,我告诉了她推迟回家的原因。而女儿则告诉我,写完作业之后,她看起了漫画书,很快便沉浸到了情节中去。渐渐地,她忘记了家中只剩下自己的事实。经过这四个小时的“被动等待”之后,她突然意识到,其实光自己一个人待在家中也并没有那么让人害怕。   我一听,立刻抓住这个时机,对她的这种感觉进行了强化和加深。我告诉她,其实一个人待在家中可以自主安排一些事情去做,当忙起来的时候,会很快排除恐惧的情绪,从而变得轻松起来。女儿开心地答应了。此后,女儿果然再也没有提到过关于害怕的话题。   也曾听很多的家长谈起过自己孩子的一些优秀表现,那虽然只是小小的“闪光点”,但是如果家长善加利用,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和运用最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和最容易取得良好效果的时间,去研究和把握住教育的时机,那么,将有可能让孩子产生重大的变化。要知道,这种变化往往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和成人感增强,积极性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不断强化和巩固自己的正确的思想行为。   同样,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反常的时候,家长也要及时掐灭这种危险的势头,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抛弃灰心、颓废等负面情绪。家长要帮助孩子进行受挫原因的分析,总结失利的教训。   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不要因为孩子小而忽视他们的反应。比如说,当孩子1岁的时候,知道自己用小杯子喝水了,家长可以做出非常高兴的样子拥抱或者亲吻孩子,并且由衷地赞美他说:“孩子,你真能干!”或者很温柔地抚摸孩子,或者拿一块糖果或者几片饼干当成奖品来奖励他,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对这一动作得到强化,而且会极力再度表现出同样的行为来获取你的注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己拿杯子喝水的习惯,不再单纯等着大人来喂水。   抓住有利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就会让孩子记得深刻,印象牢固。孩子的黄金教育期是行为的积累期,需要成人不断地进行提醒、督促、褒扬鼓励,对孩子的优秀表现不失时机进行强化,远远胜过一遍又一遍地念叨。当孩子因为自己的成功或者优秀表现得到大人的肯定时,此时的积极性和热情最高,家长在这个时候恰当地去“推孩子一把”,正确引导和启发孩子,让他们一时努力的结果变成持久的自觉行动,那么他们便会受益一生。

2018一月12

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而压力太大又会使身心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特别是处在身体、生理、心理等多发面发育不成熟儿童期的孩子,如不及时引导,很可能促使他们做出过激行为。做为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压力,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首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里来。因此多聆听孩子的倾诉,与孩子面对面地交谈,只有父母肯把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压力的实际情况,才能够针对问题帮助他们。   帮助孩子面对恐惧有时候孩子会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比如不跟别人一起逃学、不跟别人作弊、抽烟等等,而被孤立,感到恐惧、不知所措。这时,父母应当教导孩子要坚持原则,不对的事情一定不能做,让孩子知道,能够做到不随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这正是一个人成熟勇敢的表现,也是有主见、有头脑的表现。   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当孩子知道了父母原来也常常会面对压力和烦恼的时候,他们对父母所说的话就比较容易听进去了。父母告诉子女自己是怎样应付压力的,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也就增强了孩子克服压力的勇气和信心。   培养孩子的自尊比如让孩子发表意见,把一些适合孩子年龄做的事情交给他们自己去做,并且重视孩子的想法和言行,这些都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好办法。孩子有较强的自尊就会有勇气、有胆量,就会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心理的承受能力也会相应增强。   关心孩子的成长鼓励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这对于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大有好处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及早发现并且加以恰当的引导,孩子就不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从而轻松愉快地度过少年时光,逐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