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一月31
请问如何正确使用双语不用教,可以让宝宝喜欢看而且通过什么的方式让她认识里面的汉字,我家宝宝不太爱看双语不用教,最近好一段时间没看了,看了半年的时间也没见她认识一个字 您好,家长要注意引导,每次给宝宝看不超过15分钟的碟片,看过后,要利用字卡与宝宝进行字宝宝的游戏,加深宝宝对汉字的记忆。英语可每天给宝宝看两集,10分钟左右,平时可以让宝宝多听,培养宝宝良好的语感和听力,提高宝宝学习英语的兴趣。 1、环境濡染法:可利用大字卡给宝宝布置识字环境,激发宝宝的识字敏感和识字兴趣。 2、生活渗透法:生活中随时随地教宝宝,广告牌、包装袋上的字都可以读给宝宝听,慢慢宝宝的识字量会增加的。 3、游戏学习法:冯老说过,有趣的学就是玩,家长可利用字卡与宝宝做字宝宝的游戏,如:a.捉迷藏:把字卡藏到容易找的地方让宝宝找。找到了,读一读,表扬一番。也可让宝宝去藏字,妈妈找字,读字。 b.玩玩具:跟宝宝玩什么玩具,就在玩具上写上相应的字,让宝宝认读。 c.做动作:如站、爬、走等。边教字边做动作;教“跳’字做一个青蛙跳的动作等等。凡是动词都可以做相应的动作,加深印象。 d.装表情:教些带感情色彩的动词和形容词,要有脸部表情。如教“笑”字,要带动宝宝哈哈大笑,教“哭”字要和宝宝一起装作哭的样子;动作、表情的适当夸张,可加深宝宝记忆等等。 4、趣味阅读识字法:通过日常给宝宝讲故事或自主阅读,宝宝的识字量会得到很大提高的。总之,宝宝识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重要的是培养宝宝的学习兴趣,家长不可强迫宝宝,不可给宝宝制订任务,要遵循:教者有心,学者无意,玩中学,学中玩。 来自:早教黄金搭档官网。
2012一月30
我家优优两岁了,订购的是双语不用教,她在学BABY英语一点通的时候会跟着简单地着模仿,每个短片也会说那么几句,可单词就是一个不认识。在学识字不用教的时候,看过的短片儿歌很快全都学会了,记住了,也会模仿里边的人说话,可汉字也同样是一个也不认识。每次给她只放一个短片,反复给她看两三遍,然后关了,再拿自制的字卡给她认,看了一段时间了仍然是一个字也不认识,我该怎样教她呢?到底怎样才能达到一个有效的学习效果呢? 您好,家长要知道,这个时期学习英语,并不是让宝宝记多少单词,而是要通过看和听碟片,给宝宝一个英语的环境,培养宝宝良好的语感和听力,提高宝宝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于识字,家长不要拿字卡让宝宝认,这样只会引起宝宝的反感。您可以利用字卡和宝宝进行游戏,如把字卡当作鱼撒在地上,让宝宝去“钓”,钓来一个字卡教一个字,此法可把宝宝认过的字当作鱼让宝宝钓。家长读一个字,宝宝必须钓到那个字,读出那个字才算钓到了“鱼”。这方法用来复习巩固效果好。家长可以想一些类似的游戏,来让宝宝在玩的过程中,把字认识并记住。 来自:早教黄金搭档官网。
2012一月29
半岁以后的孩子,逐渐对成人用表情和言语表示的称赞和责备有所反应。 孩子成长除了需要外界的物质环境,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环境。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环域比物质环境更重要。一个孩子具有平静、舒畅、积极的心理状态,才能顺利成长。 一般说来,人的心理特征表现在气质、性格、能力素质和动机四个方而。每个人的心理特征既有独特性又有综合性,独特性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特点,综合性反映刷一个人所有的特点,还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形成以后相对稳定。因此,早期形成的心理特征可能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来自:早教黄金搭档官网。
2012一月28
生活的第一年,儿童几乎完全依赖于成人。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和成人的交往总是从成人方面开始的。只有当成人来招引孩子时,他才发生”天真话拨”的反应。半岁以后,婴儿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开始出现最初的主动性。常常以双手或整个身子倾向成人,要求成人抱他,或者以表情或声音招引别人。一岁左右,当婴儿学会用手拿东西和走路以后,他逐渐能离开成人的扶助而独立行动,并且实际地体验到自己的力量,独立性开始萌芽。以后,婴儿开始掌握最简单的日常生活的动作。例如,自己用杯子喝水,用勺子吃饭,自己脱帽子等。这时婴儿非常喜欢独立行动,不愿意别人喂饭,不愿意被抱着走,很愿意给别人拿点东西或自己搬动小椅子等。成人应当保护婴儿独立性的这种萌芽,帮助他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来自:早教黄金搭档官网。
2012一月27
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二) 儿童从这里认识到自己跟事物的关系,感受到自己的布在和自己的力量。这种自我意识,还不明确,仅仅属于自我感觉而己。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在掌握了有关的词语以后,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婴儿首先学会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然后知道自己的名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婴儿叫自己的名字,和称呼他向己以外的事物一样。来自:早教黄金搭档官网。
2012一月26
认识自己需要经过一个比认识外界事物更为复杂,更为长久的过程。儿童最初不能认识自己。他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一岁前的儿童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是属于他自己的。他吸吮自己的孚指,就像吸吮自己身体以外的任何东西一样。动作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条件。通过实际动作, 1岁左右的儿童能够区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例如,婴儿开始知道,由于自己扔皮球,皮球就运动。来自:早教黄金搭档官网。
2012一月25
儿童出生以后立即表现出个别差异。没有两个新生儿在行为上完全相同。新生儿的个别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睡眠形式,啼哭行为,吃奶时的表现,动嘴和股吮孚指以及对各种剌激反应的灵敏性和情绪性等等。3岁以前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还是极不稳定的,没有确定的倾向,因此称为个性的萌芽状态。 来自:早教黄金搭档官网。
2012一月23
早期干预防止人格偏离正常 脑发育,年龄愈小发育愈快,脑在出生后头3年发育最快。早期良好的环境给婴幼儿各种感知觉剌激是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视觉发育在出生后头半年最快,发育关键期在4~5岁以前。语言发育在5~20个月最快,发育关键期在6~7岁以前。情绪反应始于新生儿, 6~8个月大脑皮层情绪控制中枢开始发育,到两岁达高峰期,此时期应开始培养婴幼儿良好的习惯,为健康人格形成打基础。来自:早教黄金搭档官网。
2012一月22
蒙特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如下。语言敏感期(0至6岁): 秩序敏感期(2至4岁): 感宫敏感期(0至6岁):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 5至4岁);动作敏感期(0至6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2.5至6岁): 书写敏感期(3.5至4. 5岁): 阅读敏感册(4.5至5.5岁): 文化敏感期(6至9岁)。 目前大量研究显示:婴幼儿,特别是独生子女心理卫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儿木身和独生本身无关,目前我国儿童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教育和l早期干预的结果。儿童的弱点儿乎都可以在教育上找到原因,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因此,我们应该正视我们教育中的弱点,对这些弱点进行批判和改造,以使我国儿童,特别是独生子女能在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家长、老师和医务工作者应走出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误区,理解儿童心理卫生的重要意义,掌握正确的早期干预和养育方法。科学育儿,使儿童都能心身健康,全面发展。来自:早教黄金搭档官网。 因此,从小注意培养孩下快乐稳定的情绪;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婴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和独立自主的健全的性格是十分必要的。
2012一月21
众所周知,人格的发展始于生命早期。”3岁看大, 7岁看老”,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生活习惯、气质特点对成人心理和人格都有巨大的影响。健全的人格在儿童期己打下了基础。随着年龄增长,人格逐渐形成和完善,但可塑性也愈来愈小。事实证明,许多青少年精神障碍,特别是一些伤人或杀人事件都与早期心理健康干预不良有关。正如躯体和语言发育一样,心理和人格的发展也存在敏感期和关键期。注意关键期的心理和行为干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将一是无成。如儿童语言的友展,在人生的早期三岁以前,并不需要特殊训练,只要有语言的环境,就能发展得很好。但是,”狼孩”十儿岁被发现刃,开始由最好的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进行语言和行为训练,结果令人震惊的是几乎不能形成正常的语言和适应行为。人类的行为规范和规矩的形成也有自己的敏感期,如早期不养成健全的人格倾向,长大后人格就会畸形发展。我们很清楚,孩子从小缺钙长大后会形成躯体畸形,如鸡胸、O形腿或盯在腿,一旦畸形形成即使通过孚术,把骨头重新整型都难于改变。心理和人棉上的畸形同样一旦形成矫正也十分困难,因此,人格培养要从小抓起,从胎儿做起。来自:早教黄金搭档官网。